佐证材料
您当前位置: 佐证材料> 教师发展> 2.0教师发展佐证材料目录

2.0教师发展佐证材料目录

发布时间:2020-07-12 23:02
字体大小 默认
  • 默认
  • 13pt
  • 14pt
  • 15pt
  • 16pt
  • 17pt
  • 18pt
  • 19pt
  • 20pt
  • 21pt
  • 22pt
  • 23pt
  • 24pt
  • 25pt
字体颜色

默认

  • 默认
背景颜色

默认

  • 默认

(二)教师发展

1.“教师发展”项目的目标任务与预期标志性成果

类目

建设目标

完成情况

佐证目录

指导性基本项目任务与预期标志性成果及完成时间

(1)指导性基本项目任务:打造一流师资,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制定完善的教师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发教研室和专、兼教师的活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2)预期标志性成果:【国家级】 信息化大赛奖(1项); 微课比赛奖(1项); 发表论文(6篇);【省级】( 高层次技能型兼职教师项目(省级6人); 教学名师(1人); )专业领军人才(1人); 教学团队(1个); 信息化大赛奖(2项); 微课比赛(2项); 发表论文(12篇);

3)完成时间:2016年到2019年。

1)指导性基本项目任务:专业形成了28个专任教师和60个兼职教师组成的专兼结合、德技双馨教学团队, 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16人,占比57.2%;双师素质教师26人,占比92.8%;学校制订了《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绩效考核方案》,二级学院制订了《测绘学院绩效考核方案》,激发教师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

2.16

2.17

2.7

2)预期标志性成果:【国家级】 高照忠、侯林锋、魏海霞获2017年全国职业院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三等奖1项;

2.1

郑艳、王战等参加第二届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职业院校青年教师讲课(说课)竞赛获奖3项;刘丽、王战、侯林锋参加第三届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职业院校青年教师讲课(说课)竞赛获奖3项;

2.1

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7篇;

2.6

【省级】 获广东省高层次技能型兼职教师13人;

2.3

⑤无教学名师,培养高照忠成为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领军人才;

2.14

⑥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领军人才完成校级验收,正在进行省级验收;

2.2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优秀教学团队验收通过;

2.4

信息化大赛奖3项:高照忠、侯林锋、魏海霞获广东省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邱燕红、林敏、黄海华广东省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大赛高职组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三等奖;安丽、王战、王瑶获2019年广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

2.5

喻怀义、黄铁兰获广东省第四届高校(高职)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综合组)三等奖2项;

2.5

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20篇。

2.6

针对性细化项目任务与实施要点

(1)激励和约束机制:发挥“共融体”的管理优势,将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担任学生导师、企业实践锻炼、兼职教师管理、教研室管理应用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等纳入教师教育教学工作量,制定完善的教师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发教研室和专、兼教师的活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2)专业带头人:完善校、企双专业带头人制度,聘请校内专业带头人1名、企业兼职专业带头人1名,支持专业带头人每年23次到国内、外交流学习,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保持专业建设的领先水平,提升专业水平、扩大行业影响力。

(3)教学团队: 建立结构合理、适应专业特色发展与3类平台课程体系相适应的专兼结合、德技双馨教学团队。组织教师参加信息化大赛和微课比赛,鼓励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 与企业的深层合作,每年派出510名教师到“教师挂职锻炼工作站” 13个月的挂职实践锻炼、参与企业重大项目建设、完成科研课题等,使专任教师提高工程实践能力,胜任合作企业的技术岗位。 加强“兼职教师库”建设,从合作企业聘请技术骨干充实教学团队,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库” ,兼职教师总人数在60人。

(1)激励和约束机制:①学校制订了《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绩效考核方案》,二级学院制订了《测绘学院绩效考核方案》,将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担任学生导师、企业实践锻炼、兼职教师管理、教研室管理应用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党建工作等纳入教师教育教学工作量,制定完善的教师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发教研室和专、兼教师的活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2.7

(2)专业带头人:①聘请速云中为校内专业带头人;聘请广东核工业地质调查院副院长段杰为企业兼职专业带头人;

2.9

2.10

②专业带头人速云中2017到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交流学习,是测绘地理信息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每年到国内高水平职业院校、高新技术企业走访3次以上,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

2.10

2.11

(3)教学团队: ①构建一支由28人组成的专任教师队伍,60人的兼职教师队伍,适应专业特色发展和3类平台课程体系。教师参加信息化大赛或国家三等奖1项,省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参加测绘地理信息讲课竞赛获奖6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7篇;

2.15

②建立广州建通测绘技术开发公司、广州遥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融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邦鑫勘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广东国图工程测绘有限公司等5个教师挂职锻炼工作站,4年期间共派遣28人次到企业挂职锻炼,提高实践工作能力;

2.18

从合作企业广州建通测绘技术有限公司、广东省国土厅测绘等单位聘请技术骨干充实教学团队,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库” ,兼职教师总人数60人,其中高级职称41人,中级职称19人。

2.17


 

1)专业专任教师生师比≦20;(2)专业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比例≥30%,“双师素质”专业专任教师比例≥90%,青年教师中具备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60%,专任教师人均年企业实践时间≥21.88天;(3)具有3年以上行业企业工作经历专业专任教师比例≥30%;(4)校外兼职教师学年承担bc类课程教学工作量占比≥60%;(5)学年参加专业培训的专任教师占专业专任教师的比例≥80%;(6)实践技能课程由高技能水平兼职教授授课的比例≥20%

1)专业专任教师28人,2019年在校生531人,师生比为119

2.16

2)专业专任教师28人,高级职称教师16人,高级职称比例为57.14%,“双师素质”专业专任教师26人,比例为92.86%,青年教师17人,全部具备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博士学位,比例为100%,专任教师人均年企业实践时间为36天;

2.16

2.18

3)具有3年以上行业企业工作经历专业专任教师13人,比例为46.43%

2.15

4)校外兼职教师学年承担bc类课程教学工作量占比67.5%

2.20

5)学年所有专任教师都参加专业培训,比例为100%

2.19

6)实践技能课程由高技能水平兼职教授授课的比例为32%

2.21


2“教师发展”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起讫时间

预期成果

完成情况

1

激励和约束机制建设

将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担任学生导师、企业实践锻炼、兼职教师管理、教研室管理应用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等纳入教师教育教学工作量,制定完善的教师激励和约束机制。

20162019

激发教研室和专、兼教师的活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学校制订了《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绩效考核方案》,二级学院制订了《测绘学院绩效考核方案》,制定完善的教师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发教研室和专、兼教师的活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2

专业带头人培养

安排专业带头人每年23次到国内、外交流学习,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保持专业建设的领先水平,提升专业水平、扩大行业影响力。

20162019

专业带头人通过领军人才省级验收,申报省级教学名师

1.专业带头人是广东省领军人才,已经校级验收,等待省级验收;

2. 专业带头人速云中到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交流学习,每年到国内高水平职业院校、高新技术企业走访3次以上,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

3、培养高照忠成为测绘地理信息技术领军人才。

3

教学团队建设

建立结构合理、适应专业特色发展与3类平台课程体系相适应的专兼结合、德技双馨教学团队。组织教师参加信息化大赛和微课比赛,鼓励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

20162019

专业优秀教学团队通过省级验收。教师参加信息化大赛和微课比赛获国家级、省级奖项

1.专业优秀教学团队已经通过省级验收;

2.教师获信息化大赛国奖1项,省级奖3项;

3.参加教指委讲课比赛获奖6项;

4.2018年广东省第四届高校(高职)青年教师大赛2

4

双师素质建设

与企业的深层合作,每年派出510名教师到“教师挂职锻炼工作站” 13个月的挂职实践锻炼、参与企业重大项目建设、完成科研课题等,使专任教师提高工程实践能力,胜任合作企业的技术岗位。

20162019

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超过90%

建立5个教师挂职锻炼工作站,4年期间共派遣28人次到企业挂职锻炼,提高实践工作能力;“双师素质”专业专任教师比例为92.8%

5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兼职教师库”建设,从合作企业聘请技术骨干充实教学团队,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库” ,兼职教师总人数在60人。

20162019

兼职教师队伍满足专业发展要求。6人获广东省高层次技能型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总人数在60人,其中高级职称41人,中级职称19人,13人获评广东省高层次技能型兼职教师。

6

教研室建设

加强教研室的场地、资料库及教研室主任管理能力建设。

20162019

教研室工作管理规范,保障有力。

根据学院规定,将教研室改为教学系,并制订系主任工作职责,完善管理体制。

 

操作成功!此窗口3秒钟后自动关闭!
立即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