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简介
您当前位置: 成果简介> 成果简介

成果简介

浏览次数:61    
字体大小 默认
  • 默认
  • 13pt
  • 14pt
  • 15pt
  • 16pt
  • 17pt
  • 18pt
  • 19pt
  • 20pt
  • 21pt
  • 22pt
  • 23pt
  • 24pt
  • 25pt
字体颜色

默认

  • 默认
背景颜色

默认

  • 默认

    测绘地理信息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岗位为工程测量员、遥感数据处理员、地图制图员、系统开发员等,这些岗位人才在数字经济、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及智慧农业等各领域建设中发挥支撑作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使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呈现出明显的跨界融合和多学科专业交叉特点,催生出一批具有能力多元和复合化要求的新职业和新岗位,急需培养跨专业融合具备多岗位适应能力的复合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成果针对这一新需求,着力解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校企双主体育人教学运行不畅,单一专业人才培养口径不能满足产业发展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新需求等教学问题,依托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教研教改项目,设计了以产业学院为载体开展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方案,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形成了“岗课对接、课赛研创”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成果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校企共建产业学院为载体,探索了一二年级专业群内打通培养、三年级分方向个性化培养的人才成长新路径,提出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群“岗课对接、课赛研创”人才培养模式新理念。成果构建了三个体系:一是“思政引领、岗课对接、能力为重,赛研创嵌入”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将思政元素、新技术新标准、赛研创项目融入课程标准和教学过程,实现学生德技兼修;二是“课赛研创”四层递进式人才培育体系,引导学生“课中学-赛中练-研中思-创中领”,实现赛教融合、研创并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岗位复杂问题能力;三是“四位一体”人才评价体系设计了与学生学习规律及成长的阶段性规律相适应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反馈调控功能,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

    成果经过6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取得显著成效。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群入选国家“双高”建设专业群,在历年“金平果”中国高职院校各专业类竞争力排行榜中均居前列(2022年位列前二),为广东省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累计培养4200多名现代工匠。毕业生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项目,国家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和广东省重点工程,涌现出南水北调排头兵李硕、广州地铁建设者黄彬等优秀代表。学生省级以上技能竞赛获奖76项(国奖29项),大学生省级科研立项13项,省级以上双创竞赛获奖38项,专利软著17项。本成果获2021年广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在广东省以高职第一名推荐申报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内外70余所院校来校交流学习,成果已被全国41所高职院校借鉴与应用,典型做法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测绘、中国教育电视台等21家媒体上报道。
操作成功!此窗口3秒钟后自动关闭!
立即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