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判断题  

总题数: 100    总分: 100

1、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模具总装图要求是:主视图采用剖视图,模具处于闭合状态,标注闭合高度尺寸,条料和工件剖切面涂红/黑;俯视图则为拿掉上模后,俯视的可见部分,未见部分可用虚线表示,标注平面轮廓尺寸,图中排样图轮廓线用双点划线表示。

2、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模具零件图是模具加工的重要依据,应符合如下要求:视图要完整,且宜少勿多;尺寸标注要求;公差标注要求;材料、热处理等技术要求。

 

3、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裁变形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在断裂分离阶段,变形区内部材料应力大于强度极限。

4、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冲裁变形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在塑性变形阶段 ,变形区内部材料应力大于屈服应力。

5、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冲裁件毛刺越小,产品质量越好。

6、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冲裁间隙不正常、刃口不锋利,都会加大产品毛刺,提供良好生产条件,可以是冲裁件毛刺降到零。

7、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冲裁件质量从断面状况、尺寸精度和形状误差三方面去描述。

8、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冲裁件断面特征有四个区 圆角带、光亮带、 断裂带、 毛刺区,光亮带的尺寸是检测尺寸。

9、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影响冲裁件精度的因素有冲模的制造精度(零件加工和装配) 、材料的性质、冲裁间隙

10、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冲裁间隙过大,会使冲裁件呈曲面不平现象。

11、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冲裁间隙对卸料力、推件力的影响比较显著。随间隙增大,卸料力和推件力都将减小。

12、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12 .冲裁间隙对冲裁力有影响,随冲裁间隙的增大冲裁力有一定程度的增大。

13、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13.模具寿命分为刃磨寿命和模具总寿命。

14、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14.模具失效的原因一般有:磨损、变形、崩刃、折断和胀裂。

15、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15.冲裁间隙对  冲裁件质量、冲裁力、模具寿命有影响。

16、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16 .冲裁间隙增大,模具寿命降低。

17、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17 .冲裁间隙取值与材料性质有关,材料越硬, 冲裁间隙越大。

18、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18.一张板料的裁剪方法有横裁 、纵裁、混合裁。

19、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19 .提高材料利用率的方法有减少工艺废料和利用结构废料两种。

20、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20. 有废料排样生产的产品质量最好。

21、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21.搭边可以避免冲裁时条料边缘的毛刺被拉入模具间隙,从而提高模具寿命。

22、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22 .硬材料的搭边值可大一些;软材料、脆材料的搭边值要小一些。

23、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23. 所选压力机的公称压力必须大于或等于各种冲压工艺力的总和Fz

24、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24 .采用弹性卸料装置和下出料方式的冲裁模时,Fz=F+FX+FD

25、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25.斜刃冲裁可以降低冲裁力,但会使板料弯曲,因此,斜刃配置原则是:落料时凸模设计为平刃,凹模为斜刃。

26、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26.使用加热模具冲裁,可以降低冲裁力

27、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27. 导柱、导套与模座板的联接采用的是间隙配合。  

28、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28.为了保证压力机和模具的正常工作,应使模具的压力中心与压力机滑块的中心线相重合

29、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29. 冲裁工艺性好是指能用普通冲裁方法,在模具寿命和生产率较高、成本较低的条件下得到质量合格的冲裁件。

30、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30\采用定距侧刃时,定距侧刃切边工序安排与首次冲孔同时进行,以便控制送料进距。

31、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31   设计落料模先确定凹模刃口尺寸。以凹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凸模上。

32、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32    采用配作法设计的模具,配合间隙容易得到保证,互换性好。

33、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33    采取分开制作法设计的模具,制作难度低,互换性好,生产周期短。

34、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34    采用配作法设计,模具刃口制造偏差可按工件相应部位公差值的1/4来选取。

35、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35   落料件上的外形轮廓尺寸属于A类尺寸。

36、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36    设计一对凸、凹模零件,凹模的表面硬度比凸模高

37、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37 采用镶拼式凹模,可以降低模具制造的难度。

38、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38  加保护套是提高冲小孔凸模强度和刚度的措施之一。

39、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39   凸、凹模都采用镶拼结构时,凸模与凹模的拼接线不需错开。

40、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40  用于送进导向的定位零件有:导料销、导料板、侧压板等。

41、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41   用于送料定距的定位零件有: 挡料销、导正销、侧刃等。

42、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42  挡料销零件用于精确控制步距。

43、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43 设计的导料销, 使用两个,布置在条料的同侧。 从右向左送料时,导料销装在后侧。

44、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44   板料厚度在 0.3mm 以下的薄板冲裁,不宜设置侧压装置。

45、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45 一般凸模固定板与凸模采用H7/m6配合。

46、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46   级进模中,用导正销精确控制步距,导正部分的直径要等于或大于导正孔。

47、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47  当卸料板仅起卸料作用,与凸模的双边间隙取0.2~ 0.5mm ,当卸料板兼起导板作用,按H7/h6配合,且应小于冲裁间隙。

48、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48 卸料板与凸模的装配要求是:在模具开启状态时,卸料板应高出模具工作零件刃口0.3 0 .5mm ,以便顺利卸料。

49、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49  开模状态下,凸模与卸料板平面一样高。

50、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50 顶件装置装配要求是:模具处于开启状态时,顶件块工作面高出凹模平面,以便开模时顺利顶出工件,继续冲裁。

51、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51顶件块与凹模为过渡配合。

52、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52   导柱导套的配合采用间隙配合,且配合间隙必须小于冲裁间隙。

53、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53   多工位级进模,一般应在第一工位安排冲导正工艺孔,紧接着第二工位设置导正销导正,以便控制步距误差。

54、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54   在板料不发生破坏的条件下,所能弯成零件内表面的最小圆角半径,叫最小弯曲半径rmin

55、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55   采取两次弯曲的工艺方法,可以提高弯曲极限变形程度。

56、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56   材料的塑性越好,塑性变形的稳定性越强,则工件许可的最小弯曲半径越大。

57、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57   弯曲件回弹后,弯曲中心角增大。

58、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58  弯曲件坯料尺寸的计算,按变形前后  体积不变  条件确定坯料长度。

59、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59   弯曲模结构设计时,若工件标注外形尺寸时,则应以凹模为基准件,间隙取在凸模上。

60、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60   坯料形状和尺寸确定的原则是: 体积不变原则和相似原则。

61、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61、生产过程中冲裁模的凸凹模刃口应保持锋利。

62、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62、屈强比大,塑性变形时,不易产生拉裂。

63、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63 冲裁间隙不正常、刃口不锋利,都会加大产品毛刺,提供良好生产条件,可以使冲裁件毛刺降到零。

64、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64、冲裁模的工作部分由凸模、凹模、凸凹模、卸料板和顶出器等组成。

65、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65、采用倒装复合模时工人操作的安全性好于使用正装复合模的安全性。  

66、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66、普通冲裁最后分离是塑性剪切分离。

67、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67、冲裁件内形与外形的转角处应尽量避免尖角,应以圆弧过渡。

68、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68、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金属材料中,硬材料的冲裁间隙小于软材料的合理间隙。

69、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69、板料弯裂在材料性质一定的情况下,主要与r/t的值有关,r/t越小,其变形程度就越大,越容易产生裂纹。

70、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70、冲裁模的间隙应小于模具导向件的间隙。

71、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71、复合冲裁模冲制带孔的冲件时,其孔和外形的位置精度主要取决于模具的精度和送料的方式。

72、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72 冲裁间隙过大,会使冲裁件呈曲面不平现象。

73、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73、生产上模具失效一般是指模具的零件损坏后无法修理再使用。

74、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74、冲裁模试冲时出现剪切断面的光亮带太宽,甚至出现双亮带及毛剌,其原因是冲裁间隙太大。

75、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75、在级进冲裁模中,工件中孔距精度高的孔应尽量在同一工位中冲出。

76、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76、落料、冲孔复合模中的凸凹模就是把冲孔凹模和落料凸模做成一体的工作零件。

77、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77、在复合冲裁模中,凸凹模的刃口尺寸通常应以冲孔凸模和落料凹模的实际刃口尺寸配做。

78、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78、在倒装复合模中,为可靠地推出冲压件,上模应装刚性推件装置。   

79、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79   硬材料的搭边值可大一些;软材料、脆材料的搭边值要小一些。

80、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80、凸凹模装在上模的复合冲裁模称为倒装复合模。  

81、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81、冲裁模的凸、凹模间隙一般为料厚的10%~20%。

82、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82、冲裁使用的坯料要求具有良好的塑性,否则坯料使用前需经淬火处理。

83、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83、一般情况下,冲裁凸模刃口端面的磨损最大。  

84、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84、导柱、导套与模座板的联接采用的是间隙配合。

85、判断题, 1.0分 (难度:水平题  )

冲载间隙较大的模具装配时,上下模间隙和调整的工艺方法最常用的是透光法。

86、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拉深防皱主要方法包括增加压边圈的压力。

87、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冲孔是指用冲模沿封闭线冲切板材料,冲下来的部分为冲件的分离工序。

88、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正装复合模的凹凸模最小壁厚可比倒装的小些。

89、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拉深模压边力太小可导致制件起皱,破裂等缺陷。

90、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模具的闭合高度必须在压力机的最大装模高度和最小装模高度之间。

91、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冲压凸模成型面在生产中常用的精加工方法是火花加工。

92、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顶杆是以向上动作直接或间接顶出工件或废料的杆状零件。

93、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弹性元件的弹力不足会导致冲栽模卸料不正常。

94、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钢牌号    CrWMn.9Mn2V为低变形冷作模具钢。

95、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后侧导柱模架可实现纵向和横向送斜,但容易产生偏心磨损,,一般用于较小的冲模。

96、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整体式凹模适合形状复杂的零件。

97、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非圆形冲载模凸模一般选用锻件的毛坯。

98、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在薄板冲压中,模具的磨损失效是其主要的失效形式。

99、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拉深工艺成败的关键是拉深系数的合理性,使拉深不拉裂的最大拉深系数称为极限拉深系数。

100、判断题, 1.0分 (难度:基本题  )

.成形磨削冲压凸模时,以成形砂轮法为主,夹具磨削法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