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发布时间:2010-06-02 14:18 浏览次数:5953    
字体大小 默认
  • 默认
  • 13pt
  • 14pt
  • 15pt
  • 16pt
  • 17pt
  • 18pt
  • 19pt
  • 20pt
  • 21pt
  • 22pt
  • 23pt
  • 24pt
  • 25pt
字体颜色

默认

  • 默认
背景颜色

默认

  • 默认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人才培养目标明确,结构合理。

应用外语系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学院办学特色,以立足珠三角区域经济为起点,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充分论证,逐步形成了“以英语为基础、以商务技能为核心、以行业能力为特色”的“英语+商务+行业能力”三合一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外贸、会展、陶瓷等行业能力,为珠三角区域经济输送高技能应用型外语人才。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外语为核心,依托本地资源,培养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和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同时掌握国际商务专业知识,能熟练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就业岗位:珠三角地区外向型企业外贸、销售、客服、单证等部门,从事国际商务业务、外贸助理、商务文秘、行政助理、商务翻译等岗位。

在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注重合理架构,递进发展,形成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为目标安排教学内容,使理论课、实践教学、职业技能证书环环扣紧,将能力培养主线贯穿全程。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结构示意图

 

2.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体现“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的要求。

本专业牢牢抓住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充分体现教学方式的实践性,实训基地的开放性,和能力证书的职业性。

· 教学方式的实践性:首先是专业课程的实践比例均超过总学时的50%。此外,设置了“专业认知实习”、“商务英语实习”、“交易会实习”、“专业方向技能实习”以及“毕业综合实训”等综合实训。教学过程由校内教学和企业实践两部分构成,交替进行。通过大量训练和企业实践,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具体的职业技能,使学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同时还将大量案例引入课堂教学,丰富课程内容,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 实训基地的开放性:以职业外语实习实训基地为主体,进行教学、生产、培训、职业资格鉴定为一体的活动。职业外语实训基地和商务英语实践体系获得兄弟院校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院校参观学习。

· 能力证书的职业性:根据专业的岗位要求,商务英语专业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导入岗位职业资格考试标准,将未来职业岗位提前引入课堂教学。目前,引入全球通行的“剑桥商务英语证书(BEC)”、教育部全国管理人才资格认证考试中心的“国际跟单员”、“会展管理师”、“商务英语翻译”和“涉外文秘”等证书,学生通过证书考试获取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

佐证材料

·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 专业“工学结合”实施综述

操作成功!此窗口3秒钟后自动关闭!
立即关闭